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重大部署。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设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促进“两链”融合,推进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融入秦创原建设,助力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9月15日下午,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工业和信息化局、科统办联合西咸科转孵化创新体,在沣东新城协同创新港共同举办了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工业和信息化局、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签约仪式上,我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何奇佳、信息工程学院博士杨全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教师代表分别与受让专利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
本次转让的两项专利,信息工程学院杨全博士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产品表面质量检测系统”(ZL201922128778.1)主要在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研发,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8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何奇佳同学专利“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机器人检测装置”(ZL202020088562.7)是在我校智能感知与控制校级科研团队指导下,参加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西安市属高校创新创业培训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成果,该成果获得第七届全国工程训练大赛三等奖。
目前,学校已有12项专利技术通过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实现了转化,学校被评为西安市就地转化示范高校,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研处成果与技术转移中心先后被评为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近年来,学校一直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人才”为办学目标,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平台优势和师资优势,在“科研育人”和“技术经理人”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通过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培养大学生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勇攀科学高峰的意志品质、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让科研成为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和发动机,努力营造“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选聘教授、博士作为技术经理人,加强教师市场评估、企业对接、合同签订、股权设计、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投融资、商业谈判等方面实训,使学校科技供给真正与市场需求的精准“握手”。


撰稿:刘立焱
审核:鲍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