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17日,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凌教授、机械工程系系主任何斌锋副教授赴浙江宁波参加了2023年世界工程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主办(CEEAA),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新加坡工程师学会(IES)、国际工程联盟(IEA)、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ENAEE)等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代表包括来自于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工程教育专家,6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教授主持,教育部吴岩副部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罗晖、宁波市市长汤飞帆、WFEO主席Mustafa Shehu、FAEO主席KAZAWADI Papias Dedeki、IEA主席Elizabeth Taylor、IES主席Dalson CHUNG、HKIE主席LEE Chi Hong Barry等致辞。吴岩副部长在致辞中肯定了中国工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谈到了工程教育的体会,并提出了新的工作考虑,第一,持续优化工程领域学科专业布局;第二,工程教育要更加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三,要构建交叉融合的培养新范式;第四,未来工程教育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
随后的主旨报告中,《华盛顿协议》主席Kai Sang Lock做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GPAC21的有机整合》的报告,介绍了新加坡的经验。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网络(ENAEE)主席José Carlos Quadrado 做了题为《欧洲工程教育认证的成就与展望》的报告,肯定了工程对社会发展、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我们一定要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提出了工程师应该是“把正确的事做对”的基本要求。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理事长王树国教授做了《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工程教育》的报告,报告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对接,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的伟大的“减贫”工程,到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他指出,大学应主动融入社会,以社会需求提出工程教育的目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前主席龚克做了《认清紧迫形式,加速工程教育的双重转型》的报告,指出当前转型存在的难点,工程教育需要的变化是,第一,要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第二,要适应数字化工作;第三,要建立工程伦理意识;第四,要发展跨学科、跨文化的合作能力。
此后,大会分“工程与人文”、“工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在工程教育和认证中实施GAPC21”三个分会场,来自各国的专家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工程教育中的实施方法和优秀案例,为我校开展工程教育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指明道路。

撰稿:何斌锋
审核:武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