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应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历史学研究中的分析与解释——实体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学术报告。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均强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崔林、长安中心全体老师,以及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文博专业和历史专业的2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在萧正洪的报告中,他通过对中西史学起源的追溯,强调了思想观念对历史编纂学的重要影响。中国史学源自于上古沟通天地人神关系的使命,即后来所说的“究天人之际”。而西方早期史学亦具有神学思维,如罗马时期认为历史是上帝安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旨”的体现。萧教授强调,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逻辑一旦形成并模式化,即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甚至替代历史对于事实本身的追求与探索。在萧教授看来,以一定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指导历史研究,本是东西方历史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乃是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以及如何以具有特定时代性和空间特殊性的思维逻辑和思想观念指引历史研究。他在报告中给出了若干经济史、社会史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实例,以之所据,分析、比较并解读了不同的思维逻辑与研究方法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萧正洪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气氛热烈的学术互动。详细解答了同学们对实体主义解释方法的疑问,激发了大家重视史学理论思维、探索史学研究方法的浓厚兴趣。
萧正洪的报告为我校师生带来了史学研究的前沿信息,深刻而形象地阐述了理论思维和解释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这场讲座,在场师生还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及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的实体主义历史解释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