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有序开展了丰富多彩务实高效的线上教学工作,实现了防疫和教学两手抓两不误。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12月23日学院立即将14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转为线上进行,1月5日全部考核完成,占期末考核总量的40%。全院所有专业课的期末考试,未受防疫工作影响。
自1月3日起,学院按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流程,全院42名论文指导教师,使用钉钉直播、腾讯会议等平台,分组对2018届242名毕业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作线上评审。重点对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进行线上指导与审议。会后教师对学生论文撰写,持续做线上指导,使毕业论文工作不断线。
在封闭管理期间,根据学校要求进行线上教学。1月3日至今,开设的27门线上课程,通过学习通、智慧树、钉钉、腾讯、微信等平台顺利进行。
历史系任颖老师,在线上授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思考。王建国老师为学生共享电子版教材和辅助资料,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王兰兰、于风军、史平老师等都能更新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生频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文博系卫雪老师注重讲授实物遗存的调查发掘方法和技术,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刘远晴老师注重课堂设计,将线上讲课、讨论、课外指导、答疑等与课程目标相衔接。王叶、郑丽珍老师重视线上教学趣味性,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贾俊侠、王天航教授精心设计互动问答,突出课程应用型课程特色。
旅游系朱晓晴老师采用模块化进行互动教学。董文旭老师采用“共享+直播”的方式,注重学生思考。岳冬菊老师探索“空中教学”新路径,赶录速课,创建题库,开启了“教”“学”“做”合一的线上教学模式。孙婧、于全涛、徐徐、王晓乐等老师采用直播、回放、录播、共享屏幕课件等多种方式,保证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在校封闭值守的张天社教授、裴书研老师也充分利用时间,为学生进行线上直播教学。
在开设线上教学期间,学院要求开课教师主动避让核酸检测时段,每日记录线上教学效果,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意见。教师间互动交流,相互借鉴,师生间及时沟通,积极配合,使学院线上教学丰富多彩,务实高效,并运行良好。

撰稿:裴书研
审核:张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