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况

学科建设概况

“十四五”以来,学校始终依据“着眼长远,聚焦内涵,创新培育,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原则,按照“以应用学科为重心,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及群聚发展”的发展导向,持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于2024年成功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跃升和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现有教育、机械、文物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机械、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学前教育学、应用数学、旅游管理、文艺学、植物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9个市级重点扶持学科,化学、机械工程、教育学、艺术学理论、考古学等5个市级一流学科,文物微生物学、数字文旅技术、腐蚀科学与数字信息技术、生物质化学工程、关中非遗保护与数字化传播、文物测绘学、关学、农业数智化工程、纪检监察话语学等9个校级学科交叉建设点。

2025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牵引,以硕士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西安大学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完善了“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理科强基”的学科专业定位,明确了“高质量发展113463”战略面向2035教育强国,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

未来十年,学校将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依据“申硕-升大-申博”一体化布局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协调要求,持续对接区域需求,注重学科交叉与动态调整,深化学科内涵发展。一是以学科群深度融合区域行业产业链为牵引,构建以“5+6+6+1”为基础的高水平学科发展体系。服务陕西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推动教育学科群优势发展。以教育硕士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领域为先导,“十五五”期间拓展应用心理、学科教学领域和体育等7个硕士学位点或领域;“十六五”期间攻坚教育博士学位点并拓展教育学、国际中文教育等3个硕博学位点。服务西安文化与文旅融合产业以及西安丝路文化高地、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强文化艺术与创意学科群建设。以文物硕士为先导,“十五五”期间拓展旅游管理、音乐、设计、翻译和中国语言文学等5个硕士学位点;“十六五”期间攻坚文物博士学位点并拓展戏剧与影视、文物传播利用等3个硕博学位点或领域。服务西安城市发展急用行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新需求,建强城市治理学科群,支持先进制造学科群特色发展。以机械硕士为先导,“十五五”期间拓展纪检监察学、会计、智能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等7个硕士学位点或领域;“十六五”期间攻坚机械博士学位点并拓展社会工作、公共管理、金融、机器人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10个硕博学位点或领域。二是重点打造“高原-高峰”学科,持续加强教育、机械、文物等学科内涵建设,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培育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和关学、西安学、秦岭学等交叉学科。

(数据更新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