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党群工作 >> 支部风采 >> 正文
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 | 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经验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7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科竞赛水平,学院于2025年4月1日特邀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赛铜奖获奖团队核心成员王雨馨同学,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跨界·迭代·共生——新文科竞赛的实践智慧”的精彩分享。

王雨馨同学以其团队的参赛历程为蓝本,从“跨界融合、实践落地、团队协作”三大维度,深入剖析了新文科竞赛的创新逻辑与成功要素,为在场同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赛指导。


一、跨界融合:

新文科创新的底层逻辑

王雨馨指出,新文科竞赛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她强调,参赛者需具备“小切口、大纵深”的选题思维,从具体问题切入,借助开源工具与技术手段深化研究。她以自身项目为例,分享了如何将幼儿教育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在提升研究深度的同时,锤炼跨学科能力。“跨界不仅是技能的拓展,更是思维的跃迁——唯有拥抱未知,方能突破边界。”


二、实践迭代:

从理论构想到现实落地

“真正的创新绝非纸上谈兵,而是不断试错、持续迭代的过程。”王雨馨详细阐述了团队如何通过“数据驱动”与“情感共鸣”双轨并行,推动项目落地:数据赋能研究:通过严谨的文献调研与实地数据采集,构建高信度的研究框架;故事传递价值: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以影像记录幼儿行为差异,让冷冰冰的数据因真实案例而更具感染力。“当看到孩子们的发展差异时,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研究的现实意义——这正是新文科实践的温度所在。”


三、团队共生:

协同创新的黄金法则

如何实现“1+1>2”的团队效能?王雨馨提炼出三大协作原则:

术语翻译:以案例诠释理论,用比喻化解技术壁垒,确保高效沟通;

模块化分工:依据成员优势动态分配任务(文献组、技术组、设计组),每日同步进度;

共识型沟通:以“数据+感受”化解分歧,构建和谐共创氛围。“独行快,众行远——获奖的秘诀,正是一群人携手直面挑战的勇气。”


寄语未来:创新者的精神底色

分享尾声,王雨馨以一句隽语勉励在场同学:“真正的捷径,并非天赋异禀,而是直面不足的坦诚,与志同道合者并肩前行的笃定。”学院将持续搭建竞赛交流平台,助力更多学子在创新赛场上书写精彩篇章!


上一条:党建引领践初心,科技启蒙育未来 | 学前教育学院“尚美”党员先锋队助力航天三幼编程大赛纪实 下一条: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笃学”党员先锋队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一)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