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团委的周密部署下,在学前教育学院分团委的精心指导下,作为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获奖团队,“心晴公益团队”于2025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先后走进乡村、园所和社区,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系列活动不仅受到幼儿、幼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的一致好评,还受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部网、陕西头条和西安电视台等多家省市级媒体的文字和视频报道。



专业引领,播撒阳光
“心晴公益团队”依托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优势,特别是设在学前教育学院的“儿童认知科学与教育促进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乡村振兴西安实践研究院乡村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秉持家园社协同共育理念,致力于为幼儿、幼师、家长和社区工作者提供精准识别、个性促进和持续追踪等情绪健康服务,用专业技能和公益情怀彰显学前学子的青春风采和责任担当。
在学前教育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专任教师张少华博士的长期指导下,“心晴公益团队”自2021年10月创建至今,团队核心学生发展为26人,累计服务幼儿园师生超3200人,相关活动受到省市级媒体报道10余次,相关成果获得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铜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连续两年代表我校参加陕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展示活动。
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晴公益团队”聚焦“情绪健康”这一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
走进乡村(鄠邑区保安滩村):以“爱在心晴,悦动童年”为主题,通过科普讲座传递科学育儿理念,以趣味手工激发创造力,用亲子运动会架起沟通桥梁,在夏日乡间播撒关爱与欢乐的种子。




深入园所(雁塔区天骄幼儿园):通过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主题课程、创意手工和户外游戏,引导幼儿认识、表达和调节情绪,在互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服务社区(雁塔区江林新城北社区):围绕“幼儿情绪”主题,组织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创意无限的手工活动、引人入胜的绘本指读,在社区大家庭中营造关注儿童情绪健康的良好氛围。


用心陪伴,温暖同行
每一次活动,团队成员都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投入其中。他们亲切的笑容、耐心的引导、富有创意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迅速融入,在游戏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在保安滩村,亲子运动会的欢声笑语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科普讲座解答了家长的育儿困惑,趣味手工点亮了孩子们的笑脸。

在天骄幼儿园,孩子们在主题课程中认识了“情绪小怪兽”,在科学实验中探索了世界的奇妙,在户外游戏中释放了天性,在手工创作中表达了自我。

在江林新城北社区,科学实验激发了好奇心,手工创作锻炼了动手能力,绘本指读则打开了认识情绪的一扇窗。团队成员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陪伴,让活动充满温情。


“心”声回响,见证成长
“心晴公益”的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家长由衷的认可:
家长这样说(鄠邑区保安滩村):
李女士:“平时工作忙,很少静下心来陪孩子做手工、读绘本。这次活动特别好,孩子玩得投入,我也学到了怎么通过绘本和孩子聊情绪。”

张先生:“搞这样的活动真不错!大学生们很专业也很有耐心,孩子回家还一直念叨那个手工怎么做。”
孩子这样说(雁塔区天骄幼儿园):
朵朵(4岁):“我知道开心是黄色的,生气是红色的!老师教我的!”

航航(5岁):“那个气球静电实验太酷了!我还想玩!”
孩子这样说(雁塔区江林新城北社区):
乐乐(5岁):“我特别喜欢这些哥哥姐姐们!姐姐还帮我做了个帅气的小怪兽!”
园所/社区这样说:
天骄幼儿园薛园长:“心晴公益团队带来的活动设计新颖,专业性强,孩子们参与度非常高,情绪主题的引导尤其符合我们当前的教育需求,期待后续合作。”

江林新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书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服务,特别是关注幼儿情绪,活动形式活泼,孩子们喜欢,家长们认可,非常有意义。”

步履不停,让爱延续
对于参与“心晴公益”的团队成员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宝贵的专业淬炼和心灵洗礼。面对不同环境、不同年龄的儿童,成员在活动组织、沟通引导、情绪观察、应急处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实战锻炼。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他们在服务奉献中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提升了育人能力,更真切感受到了作为“未来幼师”的责任与使命。
“心晴公益”社会实践是学前教育学院践行育人初心、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从乡村田野到城市社区,从幼儿园所到居民身边,“心晴公益”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专业播撒阳光,用爱心呵护童年。学院将持续打造“心晴公益”品牌,引导更多学子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奉献中书写青春华章,让“心晴”的阳光温暖更多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健康成长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