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以必胜的信心打起一场生命保卫战 --------概论教研部-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10   点击数:

  以必胜的信心打起一场生命保卫战 

  --------概论教研部-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贺文华

  闻听几位大家对疫情的深度解读与分析,再次让我意识到思政人特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那就是要有不同一般人的政治自觉,要有能够积极将社会生活所发生的一切及时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学资源。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防控战,让我们看到面对病毒之害、国家之大、人口之众、治理之难的空前大灾难突然降临之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展现出世界第一大党“大”的样子——坚强有力有水平!战疫有力量、治疫有良方、救疫有速度,面对这场疫情大考,我党带领人民应答的 “答卷”让世界惊叹,更让世界侧目,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国一盘棋”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战斗力,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力量”。真可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全国十四亿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由衷信任、对国家的奉献支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我们中国,战疫必胜!

       作为思政人,我要将此次大国战“疫”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制度、中国英雄、中国凡人、中国共产党,还有战疫中涌现出来令人感动、感佩、感恩的人和事、国与家、情与怀,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理论阐发、真情实感与生动讲述,教育引导大学生尊生命、懂感恩、守纪律,爱家爱校爱国家,争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有志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舒荣

  本次疫情是建国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汹、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我们每个人都经历其中,概莫能外。

  今天观看思政大课,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四位教授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智慧和故事、破茧成蝶的青年英杰等四个方面,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集全球视野、理论高度、思想深度、情感视角为一体,为全国师生呈现了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课,展现了思政课直击灵魂、理论育人、情感动人的课堂风采,真可谓“大家风范”!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学以来的网上教学活动中,也在努力向学生宣讲抗“疫”理念、抗“疫”故事。有幸聆听大家之课,获益匪浅,深感自身本领恐慌,深感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唯有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唯有深耕经典不断探索,才能心安!

  我的梦想是做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我的目标是:对于仰望的教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申晓玲

       今天,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场非常战“疫”。艾四林教授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为主题,立足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王炳林教授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主题,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在奋斗和担当中谱写大写的青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团结奋战,风雨同舟,以一种必胜的信心打起一场生命保卫战。这场非常战“疫”也让我们思考了很多,感悟了很多。首先,这场非常战“疫”让我们看到了党的坚强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更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战胜这场瘟疫,捍卫生命的坚定信念。同时,通过这场非常战 “疫”让我们真正的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让我们对生命的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繁荣和岁月静好。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战“疫”教学资源,结合当前社会战“疫”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爱国教育,责任和担当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英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巨大伤害。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价值关系,成为这场疫情暴发后深刻反思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重申要将生物安全纳入到国家安全体系,出台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正确的抉择。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自然的内在价值联系,才能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理念,从而真正战胜疫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

  黄曦老师观后感

  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总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替我们默默守护。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众志成城的中国以超乎寻常的气魄与疫情展开决战,取胜只是时间问题。每个人都应当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调整好心态和节奏,为最终的胜利各负其责,努力在战胜危机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大。为了最终的胜利,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阻断疫情蔓延,把损失降到最小。更应坚信的是,战 胜疫情后,国家有能力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适宜的经济发展环境,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为了最终的胜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一个顾大局的“大我”。因此,如果眼前的工作和生活为防疫让了路,不要悲观抱怨,不需慌乱急躁,不用消极懈怠。如果不能在“战役”里冲锋陷阵贡献更多,那就做好配合保护好自己,蓄积后劲,为明天的奔跑做好准备。我们应记住,只有深刻反思,作出改进,当下一次浩劫到来时,才可能不重蹈覆辙。灾难后的反思,既是对幸存者的负责,也是对受难者的告慰。武汉在努力,中国在努力。这是一个“强敌”来袭的冬天。但无论经历怎样的酷寒,春天终会如期到来。集聚了强大发展后劲的民族,一定能走得更稳,跑得更快。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敏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这在思政课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堂大课是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的关键时期开讲的,其意义尤为深远。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疫情防控中坚持全国一盘棋,实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部署,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迅速凝聚起全国力量,把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有效地集中运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上,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结合疫情防控来讲思政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这场战役中,一批90后、00后的“非典型”青春,从标签少年一夜之间破茧成蝶,成为了冲在一线的最勇敢的人,展现了青春最亮丽的色彩,在家国情怀和奋斗担当中谱写了大写的青春。这本身就是最生动、最鲜活的思政课,它会激励一代青年人扛起肩上的重担,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结合疫情上这样的思政大课,一定会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王舵老师观后感

  在世界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人都不可能都不能孤立于这个大潮之外。各国相互联系、个人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这样一场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呢?只有将自我的命运、各个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才能实现美好的向往。如果要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或者一名大学生,我们此时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抱以支持、理解、包容的态度,服从学习、政府的安排,宅在家不添乱,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就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应该看到在中国政府的有效防控之下,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这就凸显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